央廣網北京1月3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《全球華語廣播網》報道,今兒是大年三十,再過不到八個小時,備受期待的馮氏春晚就要和人們見面了。"外來的和尚"馮小剛首次執掌春晚,大舉"創新"之旗。但只有一個節目是歷年來春晚都會保留的曲目,今年依然將壓軸出場。這就是歌曲《難忘今宵》。1984年,第二屆春節聯歡晚會首次唱響了《難忘今宵》的旋律,一下打動了人們的心弦。雖然在1987-1989年三年的春晚中沒有演唱這首歌曲,但20多年來,這首歌曲卻屢屢占據春晚最後一個曲目的位置,成為了春晚壓軸曲目的不二之選。
  2012年,龍年春晚曾嘗試創新,用《天下一家》取代《難忘今宵》,但顯然沒有獲得觀眾的認可。2013年,蛇年春晚又重新使用了《難忘今宵》作為結束曲。可見這首歌曲的魅力。
  一首歌曲成為了一個節日的傳統,這種現象國外有嗎?我們今天就來瞭解一下。先來看日本。旅日華人唐辛子說,作為一種民族習慣,當地人很喜歡重覆的東西。每年按不同的節日或是活動,會有多年長期使用的歌曲,讓人一聽到某首音樂,就馬上記起來又到了什麼樣的日子。
  唐辛子:比方說每年4月份日本小孩子開始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時候,你經常可以聽到一首歌,很可愛的歌詞,他說,如果我成了1年級學生會有一百個朋友吧,我和一百個人一起在富士山的頂上吃飯糰,就是這樣的一手歌詞非常的可愛。所有的日本的小孩子在進入一年級的時候都是唱這一首歌,這首歌是什麼時候開始作曲的呢?是在1966年,每年到了入學式的時候就使用,但是在海外日本人學校,他們一年的入學式也全部都用這首歌,這是從1966年開始一直唱到現在。
  這首歌真有意思叫《如果成為一年級學生》比這首《如果成為一年級學生》更為古老的歌曲是《快樂女兒節》。近80年來,每到三月三女兒節,日本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聽到這首歌。
  唐辛子:每年的三月三是日本的女兒節,女兒節的時候日本的家庭,包括你去日本的商店也好,走到可以有一些背景音樂的那些場所,就會聽到快樂女兒節的歌。快樂女兒節的歌這個歌是什麼時候寫的?是1935年,1935年日本有一個作曲家,他給他的女兒買了一套女兒節的人偶,看到自己的女兒非常高興,作為一個父親也很開心,因為這個作家是一個童謠作家,他專門寫童話,他寫了一首童謠然後作了曲,作了曲之後就變成了這首,流傳到現在的70、80年了,快樂女兒節,每年女兒節的時候就都會唱同樣一首歌。
  下麵我們到印度去看看。在印度實習的小雨告訴我們,每到印度的節日,除了一些宗教歌曲,縈繞在耳畔都是寶萊塢的經典曲目。對於當地人來說,有些歌曲已經成為節日的一種象徵。
  在印度有這樣一個節日叫臺燈節,它每年就是在10月-11月慶祝,臺燈節是一個宗教節日,就是說以光明驅走黑暗,以善良戰勝邪惡,就是要家家戶戶點蠟燭或者油燈,然後張燈結彩,在節日的時候也會有一些歡快的音樂,比如說近幾年一首歌曲,它的意思就是說希腊女孩的青春,雖然說這首歌不是像它節日一樣特定,但是他代表了印度人民對於一種歡慶節日和對年輕人的一種嚮往,也是特別符合這種節日的氣氛。它有膾炙人口的旋律和動感的節奏,尤其在印度他們載歌載舞,特別需要這種音樂,似乎成了節日的符號,不管是臺燈節還是各種節日的慶祝或者婚禮,他們都會選這首音樂。
  最後,我們到美國去看一看。身在加州的李薇介紹說,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大熔爐,美國人其實也有懷舊的時候,表現在一些節日上,就是對個別保留曲目的執著和堅持。
  李薇:先說感恩節吧,感恩節最有名的一首歌,大家有一個誤解就是《鈴兒響叮噹》,其實《鈴兒響叮噹》當時創作的背景,是一所波士頓的一個寄宿學校的小孩,小學生被邀請到感恩節的時候到教堂去唱一首歌。當時沒有歌,沒有現成的歌,他們的老師就找了學校附近的一個鄰居寫了一首歌,一開始這個歌名它不叫《鈴兒響叮噹》。它叫《小馬車來了》,小馬車來了馬頭上戴著鈴鐺,而且它那個歌曲前面都是鈴鐺響聲的擬聲詞。所以後來大家就改成鈴兒響叮噹了,就是小孩在教堂,清脆的童聲在教堂飄向了遠方,就吸引了周圍很多當地的居民來前來觀賞,他們就是看著這些孩子的演出,這些孩子後來就在各個教堂演出,後來這首歌就非常的膾炙人口,就一直流傳至今。後來因為美國的感恩節跟聖誕節隔的特別近,到聖誕節的時候大家也放這首歌,所以好多人認為這首歌好象是專門為聖誕節而創作的,其實這首歌是專屬於感恩節的。
  在新年跨年的時候,當地也有一首經典的樂曲,從未被取代。這首樂曲叫做《一路平安》。午夜12點,全國教堂鐘聲齊鳴,樂隊高奏這一樂曲,在音樂聲中,激動的人們擁抱在一起,懷著惜別的感傷和對新生活的嚮往共同迎來新的一年。
  李薇:美國人慶祝新年都會到教堂、廣場、大街上大家一起在倒數時間,像我們的春晚倒數農曆新年一樣,這個時候大街小巷都會放著一首歌叫《一路平安》,這首歌年代也很久了,被大家傳承下來。祝福親友或者向自己對不起的人懺悔,然後祈禱新的一年平安快樂都放這首歌。我覺得某種意義上就和我們《難忘今宵》受歡迎的程度是一模一樣的。
  這首《一路平安》我們中國人也非常的熟悉,它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譯名,那就是《友誼地久天長》。它的前身是一首蘇格蘭詩歌《Auld Lang Syne》,起源於十八世紀,在由費雯麗主演的經典電影《魂斷藍橋》中,這首歌曲也被選作主旋律。還記得這個電影當中,由於樂隊領班說的“一路平安”這句話,瑪拉送別勞寧時也說“一路平安”,這首歌於是就多了這樣一個譯名:《一路平安》。  (原標題:馮氏春晚除夕登場 老歌《難忘今宵》將壓軸出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77stry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