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鵬父母的合照(來源於網絡)
  來源:解放日報-上海觀察
  李鵬:1928,我出生在上海
  父母相識
  我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。我的父親叫李碩勛,母親叫趙君陶(原名趙世萱),他們於1926年8月在上海大學結成良緣,成為一對志同道合、相親相愛的革命伴侶。從他們的結婚照片上可以看出,母親坐在一個大椅子上,相貌端莊、溫柔文雅,父親坐在母親身旁,身材修長,剛強堅毅。這張照片我母親一直珍藏在身邊,這是她幸福而永恆的紀念。
  說起父母親的相識,還有一段往事。那是在1925年3月,我父親在上海大學讀書。當時的上海大學是我們黨參與創辦的一所學校,培養出了大批黨的幹部,著名共產黨人瞿秋白、張太雷等都曾在這裡任教。
  有一位同學叫陽翰笙,他患有胃病,組織上安排他和李碩勛、劉昭黎、雷曉暉等幾位同學一同到杭州養病並補習功課。他們四人在西湖邊的葛嶺山上租了一套四間屋子的平房,自己動手做飯和料理日常生活事務。杭州風景秀麗,氣候宜人,陽翰笙的病一天天好了起來。
  我父親隨身帶了許多關於馬列主義的哲學和社會科學書籍,在那裡苦心閱讀鑽研。有一天,雷曉暉碰到一個叫鐘復光的同學,就邀請她來西湖的住處。鐘復光後來嫁給了上海大學的一位教社會科學的教授施存統,他們的兒子就是新中國成立後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。過了幾天,鐘復光來到了葛嶺山上的住處,和她一起來的還有一位20歲左右的女學生。鐘復光介紹說:這個女孩子叫趙世萱,是趙世炎的妹妹,從北京來到上海,準備明年報考上海大學。
  就這樣,我的父親和母親相識了。以後他們同時就讀於上海大學社會學系。他們經過相識、相知,互相萌發了愛慕之心,在第二年8月結為終身伴侶。
  我的母親非常喜歡杭州,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為西湖秀麗的風光,還有她對父親的無盡懷念。母親晚年身體已經十分虛弱,但她還是想回杭州再看一看那令人牽腸掛肚的地方。1982年她終於如願以償,在西湖邊上的一家休養所度過了一個多月的時光。
  我的出生
  1928年10月20日,也就是農曆九月初八,我出生在上海法租界明德里15號。在我出生的時候,我的父親受黨中央委派,正在浙江省從事黨的白區工作,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、組織部長、省軍委書記,後又任省委代理書記,所以未能陪伴在母親身邊照顧她。過了半年,到1929年3月,我父親才奉中央的調動,回到了上海。
  這時候我已經快半周歲了,父親見到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,心中自然十分高興。他就問母親:“給他取名字了嗎?”母親說:“還沒有呢,等你來取呢。”他好像胸有成竹,說:“他在我們李家屬於‘遠’字輩的,就叫李遠芃吧。”我母親不假思索念出了白居易的一首詩《賀雨》,其中有兩句是“萬心春熙熙,百谷青芃芃”。我父親說:“‘芃’代表草木茂盛的意思,這說明我們家又多了一個革命的後代,我希望他能夠像茂盛的草木一樣,永遠扎根在中國人民的土地上。”
  就這樣,我的名字就定下來了,叫李遠芃。後來我12歲去延安的時候,蔣南翔幫我改名為李鵬,一直沿用至今。
  革命活動
  1925年5月30日,上海發生了轟動全國的五卅慘案。李碩勛參加了上海各界進步人士和廣大工人群眾的抗議活動,成為上海學生會的領導人之一,後被推薦為上海學生聯合會代表。1925年夏季,在上海舉行的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上,他當選為全國學生聯合會會長,成為中國革命學生運動的領袖人物。
  1926年夏季,北伐戰爭打響了。經過激烈的戰鬥,北伐軍節節勝利,占領了通往武漢的要地汀泗橋和賀勝橋,並且攻剋了武漢。革命的中心逐漸轉移到武漢地區,中央派遣李碩勛和趙君陶夫婦也來到了武漢工作。
  隨後,以葉挺獨立團為基礎組建了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二十五師,師長是李漢魂,副師長是葉挺(後升任第十一軍副軍長兼第二十四師師長)。受黨組織的派遣,李碩勛前往二十五師,擔任政治部主任,這也是他投筆從戎的開始。
  大革命失敗後,許多共產黨人認識到,我們黨不掌握革命的武裝力量就不可能取得勝利。1927年8月1日,在周恩來等同志的領導下,發動了南昌起義,並且占領了南昌城。這是我們黨反抗國民黨反動派武裝打響的第一槍,所以新中國成立後把南昌起義的這一天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。
  在南昌起義中,李碩勛擔任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的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。南昌起義後,部隊開始撤離南昌,南下廣東,戰鬥力最強的第二十五師擔負後衛任務。這支部隊和兄弟部隊一起在江西會昌同國民黨部隊打了一場惡戰,傷亡很大。當部隊轉移到廣東大埔縣三河壩鎮時,國民黨錢大鈞的部隊已追趕到大埔一線,朱德、李碩勛、周士第三人組成的前敵委員會在三河壩鎮指揮部隊。
  鑒於形勢十分危急,朱德對李碩勛說:“我們現在需要請示黨中央,決定今後部隊的動向,你對上海很熟悉,所以決定由你去上海向中央請示。”這樣,李碩勛就告別了部隊,轉道廣東前往上海。後來,朱德、陳毅等領導的第二十五師等部隊的餘部上了井岡山,和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的紅軍勝利會師。
  李碩勛到上海以後,立即向中央作了彙報。隨後,李碩勛被留在上海做黨的地下工作,先後被任命為中共江蘇省委秘書長,中共浙江省委常委、省委軍委書記,後又任浙江省委代理書記。1929年春回到上海,參加了中共江蘇省委的領導工作,擔任江蘇省委軍委書記,後又擔任中央軍委委員。
  在擔任江蘇省委軍委書記期間,他積累了建立人民軍隊的豐富經驗。大革命的失敗使他深刻地認識到建立工農紅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。於是,他在省委的領導下,將當地的共產黨武裝力量組織起來,先後參與領導了紅十四軍和紅十五軍的組建工作。何昆(又名何坤)和李超時曾先後擔任紅十四軍軍長。
  這幾支紅軍活動的地區地勢平坦,沒有可以隱蔽大批軍事人員的地方,在敵人的心臟地帶建立這樣的武裝力量很不容易。不幸的是,這幾支紅軍終因勢單力薄,在和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戰鬥中被打散,何昆和李超時等同志都英勇犧牲了。
  根據黨中央的緊急指示,中央的一部分同志從上海等地轉移到了蘇區。我的父親也被任命為紅七軍的政委,接替原政委鄧小平。紅七軍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以後建立的一支工農紅軍隊伍。
  我父親原定的任務是儘快趕上紅七軍,把紅七軍帶往江西蘇區。就在他抵達香港準備轉往紅七軍的時候,突然接到中央電報。原來,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蔡和森不幸被捕,英勇犧牲。廣東省委代理書記章漢夫向中央報告,希望派一位負責同志來廣東主持工作。在這種危急情況下,中央改變了原定讓李碩勛去紅七軍的決定,任命他為廣東省委軍委書記。軍委辦事機構那時設在香港九龍。
  不久,經過組織上的批准,我的母親帶著我一起來到了香港,見到了我的父親,一家人團聚了,十分高興。
  父親就義
  短暫的團聚後,根據工作需要和省委的指示,父親隻身一人赴海南島主持召開軍事會議。不幸的是,他一上岸就被國民黨密探逮捕了。究其原因有兩個:一是有叛徒出賣;還有一個原因,他是四川人,不懂當地方言,在海南又沒有任何關係掩護,很容易暴露。
  我的父親被捕後,在獄中受盡敵人的嚴刑拷打,但他沒有絲毫畏懼,以一名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堅貞品格和不屈意志,同敵人進行了頑強鬥爭。據後來一位被營救出獄的同志回憶,敵人對他進行了各種殘酷折磨,以至兩條腿都被打斷了。身份已經暴露,為了保護黨組織和同志們的安全,他始終咬緊牙關,只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,沒有做出任何出賣黨、出賣同志的事情,表現了共產黨人大無畏的革命精神。
  他給我母親留下一封絕筆信,信中要求我母親培育我成長。在臨刑的那一天,他在刑場上大義凜然,高昂起不屈的頭顱,面對國民黨反動軍警,大聲高呼“中國共產黨萬歲”“中國革命勝利萬歲”的口號,從容就義,時年28歲。
  (本文摘自《李鵬回憶錄》 編輯郵箱:shguancha@sina.com)
(編輯:SN067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77stry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